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Xsens动作捕捉 2022-11-30 7296

前言:动机与提问

近日我在整理B站的收藏夹时,赫然发现自己最早关于虚拟主播的收藏内容已经是2019年4月份的事情。原来从我开始高强度的观看虚拟主播的直播到现在,早已经过去了超过一年时间。我猛然发觉时间的流逝,总觉得自己应该趁这个时机写些东西,既是想要与大家交流一下对虚拟主播这一事物的理解,也是对自己虚掷在看直播上的时间有一个交代。

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第1张

需要强调的是:笔者纵然有着一年以上不间断收看虚拟主播直播的经验,但是个人的视野和信息接受能力实在是不可能完全覆盖整个互联网的虚拟主播内容的。这篇文章也将只从我视野所见的内容为基础出发进行分析探讨。超越我认知的特例和例外必然存在,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友善交流,多多安利。

那么让我们进入正题。这篇文章只试图回答一个问题:虚拟主播的到底好在哪呢?

你可能也疑惑过:为啥那么多人(包括我自己)如此的沉迷看虚拟主播直播,天天直播间三开四开,狂给虚拟人打钱,喜欢的主播两三天没播就犯起戒断反应。

而想要真正的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谈。

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第2张

首先,我们要分析虚拟主播到底能给观众带来哪些乐趣。这一部分讨论的是虚拟主播的观众喜欢看的东西“是什么”。

第二,我们要了解人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喜欢上一个虚拟主播。这一部分讨论观众喜欢上虚拟主播“过程”。

第三,我们得弄明白虚拟主播相比真人直播或者其它表现形式而言,有何特殊性。这一部分致力于讨论虚拟主播的观众为何更倾向于选择虚拟主播作为生活娱乐的重要内容,且不惜在其中投入大量时间乃至金钱。

如果我们能解释清楚这三个问题,想必就能够搞清楚为什么虚拟主播如此迷人、为什么虚拟主播的观众如此的痴迷了。

问题一:虚拟主播的乐趣由哪些要素构成?

依据我个人的观看经验,我把虚拟主播的乐趣分成三个大类,或者说三个层次。

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第3张

分别是审美体验、多元内容、人格魅力。

审美体验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虚拟主播能给观众带来的最外在、最直观的审美感受。精致靓丽的模型,独特动听的声音等,一见之下让人直呼“好看”、“好听”、“好涩”的那些要素,都可被归类为审美体验。这些内容也往往是是一个虚拟主播最先被观众认知和注意到的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观众对虚拟主播的第一印象,并左右观众是否会在一个虚拟主播身上继续付出时间和注意力。

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第4张

多元内容到底多元到什么程度?如果你读过拙作 虚拟录像厅 系列专栏,相信对此会有一定的认识。从比较常规的游戏、歌回、杂谈、ASMR、故事朗读,到相对少见的角色扮演、深夜电台、互动游戏、日语教学、围棋历史、怪奇烹饪实况......时至今日我们仍旧没能见到虚拟主播们直播内容策划的边界。

可以说虚拟主播本人的志趣,爱好,职业和生活技能都会随着直播活动的展开融入到直播策划当中,变成各种各样有趣的内容。如果你被一个虚拟主播的模型或者声音吸引,持续关注他一段时间,他平日生产的内容是否足够有趣和新颖会成为能否让你继续看下去的重要因素。如果他的直播内容安排能够让你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你观看他直播的动力和粘性都会增加,变成一个忠实观众;反之则会逐渐减小,直到再也不看。

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第5张

人格魅力包括虚拟主播令人喜爱的性格特质、观念、言论,乃至口音、喜好、一些小小的习惯动作等等真实且内在的特质。这些特质不一定都是正面的,甚至不一定是可爱的,但往往会成为一个虚拟主播的标志性的特点并被观众认知。

例如一个虚拟主播东白话和萌音来回勤换,同时性格潇洒帅气,而在这些表象之下是一套磊落大方、洒脱不羁的处世观念。再例如一个从模型到声音都是幼女一般的形态,可实际上的内在却是本子网站管理员、guro爱好者,拥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和相当成熟的处事原则。

简单的来说,体验人格魅力就是把“人”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欣赏。如果一个虚拟主播的“人格”在你看来是有趣的、可爱的,那么光是看着这个家伙在屏幕彼端说说笑笑都会让你觉得快乐。虽然每个观众的心态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一个虚拟主播最忠诚的观众或者最坚定地支持者通常都是被虚拟主播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并因此与这个虚拟主播产生了情感层面的某种连结。

人格魅力这一点直接用语言描述可能过于空泛,难以理解。别担心,我们在问题二中会以另一种方式阐述这个机制。

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第6张

人格魅力这一点基本上很难在短时间内生效,毕竟这种情感层面的连接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也要求观众对观看对象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问题二:观众如何喜欢上一个虚拟主播?

想必聪明的你已经注意到了,在上文中,我是按照观众感受到一种乐趣所需的时间的长短来排列这三种乐趣的,这个排序其实也就揭示了观众在关注同一个虚拟主播的不同阶段所获得的乐趣的变化;同时这个顺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展现出观众对一个虚拟主播一步步产生好感的原理:先被“审美体验”吸引,接着为了收看“多元内容”产生持续的、长期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了解到虚拟主播的人格魅力,进而产生情感连接。

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第7张

口头讲述这个过程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们不妨可以去尝试着讲述一个虚构的“单推故事”,借着这个故事来了解一下一个“路人”是如何一步步获知虚拟主播的快乐并最终走上“单推”之路。故事开始:

假设世界上存在一个新出道的虚拟主播,叫做小圆。而在世界上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一般视频网站用户,叫做小A。

小A在视频平台上无意间发现了小圆的直播,第一眼看去,他发现小圆的模型可爱时尚,是一个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形象,这个形象符合小A的审美,令小A十分中意;同事小圆的声音更是软萌可爱,非常戳小A的点。

在这个瞬间,小A被小圆带来的“审美体验”所击中,不由得下意识的点下了那个“关注”按钮,暗暗决定:这个姑娘的直播我得继续看下去。

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第8张

关注之后,小A开始一天天追着看小圆的直播,他发现这个女人脑子里实在有很多有趣的点子,各种企划层出不穷,总是能整出点不一样的活儿,带来新鲜的乐子,那些即兴段子和整活企划让小A每每在屏幕前笑到抽搐不止。这些“多元内容”给了小A很多的快乐,也强化了他对小圆直播的粘性。

而随着时间推移,小A观看小圆的直播越来越多,对她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原来这个女人其实并不像模型和设定显现的那样一直乐观天真,她也有很多自己的暗藏的思绪;有时是不动声色的温柔,有时是默默下咽的苦涩,更多的时候是她因为强烈的自尊而不愿意暴露在人前的努力和坚持。她有时也会抱怨观众不解风情,或者在深夜的杂谈时难得的展开心扉吐吐苦水。在某次纪念直播中她谈及自己的童年,直播曾短暂的中断。尽管她解释是声卡出了问题,但小A几乎确信她是在屏幕背后默默的流泪哭泣

。而除此之外,小A也惊喜的发现小圆和自己有着相当相似的阅读经历和音乐喜好,同时小圆私底下还是个胶佬,不直播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时间在给模型喷漆。随着小A对笑圆了解的加深,小圆的“人格魅力”渐渐在小A的心中建立起来。对小A来说,小圆不再是一个符号的堆积,一个信息的输出窗口,一个在虚拟主播区底端沉浮的卑微个人势,而是一个鲜活可爱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相信你能很容易的了解到:虚拟主播的观众经由第一眼的审美体验,平日里的多元内容和逐渐积累的人格魅力这三重认知的逐步推进,对虚拟主播的喜爱会逐渐增强,最终成为一个非常忠诚的观众,这也是虚拟主播的观众会如此喜爱虚拟机的原理。

这个机制是如此的成熟和有效,以至于很多观众常常在无意之间步步沦陷。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虚拟主播的观众经常自嘲“我被脑控”或者“我被PUA”。

问题三:相比真人直播等形式,虚拟主播特殊在哪?

在读完之前的两个问题之后,相信很多读者会出现这样的疑问:这三种乐趣和这三个过程放在真人主播、真人偶像乃至其他演艺从业者身上不都一样吗?这样的论点是不是不足以说明虚拟主播的迷人之处?

讨论虚拟主播相比其他内容的特殊性,那必然要谈到虚拟主播独有的表现形式:不露出真人的信息,而是使用模型——也就是虚拟形象进行自我表达,同时一般还会有一套关于这个虚拟形象的设定。

相信你多少都有听过这样的说法:“除了有皮之外虚拟主播和真人主播有何差别”,“虚拟主播说来说去,不就是套皮主播”。

难以否认的是,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单单使用模型直播这件事并不会让虚拟主播的直播内容与真人主播产生决定性的差别。那么虚拟主播和真人主播的本质区别又在哪里?“皮”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就要从上文中提到的“人格魅力”说起。

不论是问题一中我的直观描述,还是问题二中的故事性表达,其实我都在尝试让大家理解一个观点:虚拟主播在长期直播当中其实更容易展现出本人的真实内在魅力,甚至比真人主播还要容易。而这种内在魅力的表露也正是虚拟主播独有魅力的一大核心。

事实上,观看虚拟主播的过程就如问题二的描述一样,是一个逐渐了解虚拟主播内心的真实特质,并逐渐萌生情感连接的过程,换句话说:是逐渐喜欢上虚拟主播的过程。

这个论点乍听上去会有些矛盾,毕竟虚拟主播并非真人出境,而是使用模型和设定示人,为何会更容易接近人的真实内在呢?下面且听我的分析。

一句话总结我的论点:虚拟形象能够让虚拟主播绕过现实的条件产生的刻板印象,更直接、更快速地展现真实内在的人格魅力。

众所周知,针对特定性别、年龄、职业、阶层等身份的刻板印象一直都存在于整个舆论环境之中,而互联网又加剧了这种粗暴的认知模式的滥用。贴标签和造标签的行为每天都在互联网的讨论中不断地重复。而在互联网上混迹的哪怕再小的公众人物——就比如网络主播,往往逃不开被人贴标签的命运。

男性还是女性,“美”还是“丑”,“直”还是“弯”,“后浪”还是“普通人”,“精神小伙”还是“杀马特”.......以真实形象示人的网络主播甫一登场就不得不面临一系列刻板印象的降维打击。

当然了,真人主播一样也可以走完上面所说的三个步骤,但是“标签”和“刻板印象”的存在往往使得这个过程(尤其是第三步)变得更加困难。

不论是“阿GIAO"还是“郭老师”,往往需要在跨越刻板印象和与人产生情感连结这一过程中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对于更多的受众来说,根本不可能坚持看他们的直播到对他们产生新的了解并产生情感连结。往小了说,这是信息传达效率的问题。往大了说,这是“你是谁由谁说了算”的问题。在让观众认识到“你是谁(刻板印象)”和“你实际上是谁(真实内在魅力)”的路途之上,真人主播往往走得更为艰难。因为除非他们的外在标签和内在特质完全一致,否则他们要么选择用时间化解标签,要么只能放弃展现真实内在,通过“表演”一种人格来顺应和强化标签。

当然了,也存在反过来利用“刻板印象”的手法,这就是娱乐圈常常提到的:“造人设”。软萌奶狗,痴情暖男,性感大叔......在娱乐版块的新闻中,我们常能见到无数比虚拟主播还“虚拟”的人设被建立,被攻击,被击溃。这个话题展开谈就偏题了,就此打住。

而对于虚拟主播来说则完全不同。通过模型和设定来展示自己,现实中的大部分能够标签化的内容被隐藏。至于用来示人的模型与设定,因为其自带的虚拟属性,基本上不会被观众像现实标签一样看待,也就不会形成强烈的刻板印象,更不会成为认知虚拟主播真实内在的障碍。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观众们更容易绕过种种外在因素带来的刻板印象,因此更容易接近虚拟主播真实的内心想法与人格魅力。从虚拟主播的角度来说,也不会被种种现实形象带来的刻板印象束缚,能够更直接的传达自己内心的形态,在“心的真相”的表达过程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与更多的自主权。

虚拟主播的魅力在哪里?一点一点讲给你  第9张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小圆是一个24岁的女性。

如果她选择成为真人主播,那么不论她美丽与否,观众都会去优先注意她的外貌,年龄,职业,家庭构成,直播背景......并很快通过信息收集和脑补形成一套刻板印象,这个印象极大可能会很扁平:比如大胸长发眼镜妹,或者活泼小女孩,完全无法体现人的复杂性,并且和小圆实际的内在很可能差别极大。

而如果小圆选择了成为虚拟主播,观众也许还是会讨论她的模型立绘和设定,但这个谈论不会持续很久。因为观众都明白,这些东西是虚拟的,是虚化的,是不存在真实的讨论意义的。那么更多的注意力反而会集中在直播企划、主播的歌声、主播对自己阅读经历的描述、她的谈吐、她的学识、她的价值观念等等更深层次的内容上。关于小圆真实内在魅力的印象会在没有外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被更顺利的建立起来。

很奇妙吧?

在真人出境的演艺方式中,我们离演艺者的真实内在反而更远。客观的外在条件带来的刻板印象、刻意捏造的靓丽符号、再加上有明确目的的表演往往成为了我们通往演艺者真实内在的阻碍。真实当中尽是虚拟。

在虚拟主播的直播间,面对虚拟的模型和设定,我们却像在面对一个透明的玻璃器皿,这个器皿的内部则是一颗颗鲜活的、不加掩饰的灵魂。虚拟当中方显真实。


原作者:Craye

原文地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