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成就硬核电影!《流浪地球2》超九成场景在青岛拍摄

Xsens动作捕捉 2023-05-12 3387

1月22日,大年初一,春节档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正式上映。这部代表国内工业化制作最高水准的科幻电影,再度燃起观影热潮,并让影视界目光再次聚焦青岛。记者了解到,该片场景中超过90%在青岛影视基地拍摄,历时整整14个月。这是继《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万里归途》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之后,青岛影视基地贡献出的又一部高水准国产大片。

高科技成就硬核电影!《流浪地球2》超九成场景在青岛拍摄  第1张

高科技成就硬核电影!《流浪地球2》超九成场景在青岛拍摄  第2张

青岛是联合国授予中国的首个“电影之都”。作为青岛影视基地核心区的东方影都,是国内首个经英国松林认证的、科技含量最高的影视产业园。该园区占地2500亩,拥有40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1万平米高科技单体摄影棚,配建有国际一流的室外水池和室内恒温水棚、全流程后期制作设备的数字影音中心、亚洲最大的影视虚拟拍摄制作平台,可满足影视作品从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链条工业化生产流程。

2019年2月,在东方影都拍摄的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一举斩获近47亿元票房,被誉为开启国产科幻影视新纪元的标杆之作。2021年5月,原班人马全部回归,《流浪地球2》剧组入驻东方影都。“像《流浪地球2》这样的大体量电影,东方影都是首选的拍摄地。这里硬件设施优越,尤其是40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摄影棚集群,能很好地满足拍摄需求。”导演郭帆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流浪地球2》除部分场景在海外取景,90%以上场景都是在东方影都拍摄的。

郭帆表示,几年前《流浪地球》在东方影都拍摄时,累计置景超过10万平方米。而《流浪地球2》的置景规模则翻了10倍,接近100万平方米,服装、道具、造型、技术平台也进行了全面升级。

“《流浪地球2》剧组来之后,就一头扎进了我们的5号摄影棚,首先进行‘虚拍’。”东方影都技术服务部三维扫描工程师朱红昌向记者介绍说。与传统的电影制作流程不同,在东方影都技术平台的支撑下,《流浪地球2》从剧本策划到预演拍摄再到影片拍摄,全程按照工业化流程进行推进,渗透着全新的制作和创作理念。

2019年,东方影都在5号摄影棚内建成亚洲最大、国内一流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联合华为云建设国内领先的影视工业化云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可视化剧本”的作品拍摄实践。在这个虚拟拍摄空间里,演员穿上带有标记点的动作捕捉服,摄像头就可以实时计算其运动信息,生成人物骨骼动画,传输到虚拟引擎里,剧组就能看到“变身”后的演员和场景渲染在一起后的画面,相当于“把抽象的剧本进行了可视化预演”。

《流浪地球2》是继《独行月球》后,第二个在东方影都进行虚拟拍摄的剧组。朱红昌介绍说:“《流浪地球2》剧组在5号棚里拍了差不多3个月,最后剪成了一部约2.5个小时的预演片,进行多次调整修改后,才正式启动演员入场拍摄。这就大大减少了现场沟通时间、节省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制作效率。”

对于这种技术革新带来的全新制作方式,“尝鲜”后的郭帆导演给予高度评价:“演员同档期下,要同步进行多个现场的拍摄,这就要求必须‘预拍’,不然每天如此多的拍摄内容不知从哪开始。虚拟化制作平台为电影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工具。”

目前,东方影都5号摄影棚已具备动作捕捉系统、HMC面部捕捉头盔系统、虚拟拍摄系统、三维扫描系统、实时渲染系统、DIT系统、Witness摄像机系统七大板块综合服务能力,是国内功能最全面的数字化虚拟摄影棚。此外,东方影都还持续加大投入,引进了由上海科技大学MARS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微米级别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提升人脸数字建模的精度和效率,并与阿里旗下ZREAL帧享合作,引入第三代LED虚拟拍摄系统,持续保持影视科技领先优势。

凭借前沿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东方影都近年来持续不断吸引亿元以上大制作影片剧组入驻,逐步跻身世界级重工业电影拍摄、制作基地行列。截至目前,东方影都已集聚投资出品、制作配套、宣传发行、影视文旅等全产业链企业800余家,累计接待剧组300余个,电影票房累计185亿元。“青岛影视基地,领航电影工业,成就中国大片”,成为业内共识。

放眼全省,青岛影视基地是山东省“1+N”影视产业布局中的核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完善文化产业功能区布局,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2022年7月,西海岸新区印发《关于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的行动方案》,提出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实施数字影都提速、“青岛出品”提质等九大行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表示,青岛影视基地将坚持不走同质化竞争的老路,全力叫响“高科技”“工业化”品牌特色,以国际化标准建设“数字影都”,助力中国影视作品原创力和想象力腾飞。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