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展厅设计公司哪家好?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常见类型有哪些?

Xsens动作捕捉 2023-05-11 5787

在科技馆展厅设计中,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技术的方式,根据主题不同,呈现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几种常见类型包括:将复杂的科学概念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简单直观的展示,再辅以动手操作,鼓励观众主动体验展示内容。以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营造情境,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增添展示的趣味性、沉浸感、故事性。以界面交互方式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展示信息,为观众提供大型数据库的浏览、数据探索、深入学习。下面请欣赏由科学梦科技馆展厅设计公司承建的泉州市科技馆经典案例。科技馆展厅设计公司哪家好?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常见类型有哪些?  第1张

动画展示类

  借助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在科技馆展厅的展示教育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展览内容。将声音、影像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和可视化技术处理,提高观众的视听感受和行为的配合,丰富参观体验,提高其观赏、探索的兴趣。科技馆展厅一类非常经典、也是开发较为成熟的交互式多媒体展品是“小球大世界”(Science Ona Sphere,简称SOS),这是一套球形展示系统,包括球体投影屏幕、图形工作站、一套专门开发的信息处理系统,将海洋、大气、地理、天文等领域丰富的影视素材和实时数据,以动画图像的形式投射到球幕上。展品允许观众通过遥控器操纵展示内容,也可以设定循环持续播放演示动画。此外,作为科技馆展厅设计人员,需要了解的是科技馆展厅作为一种教育工具,科技馆展厅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其庞大的信息后台,根据不同主题挑选各类素材进行图片、音视频编辑,使得内容更加丰富、系统,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制作的内容融入本地元素,更容易被当地观众接受、引发共鸣。该技术化繁为简,将抽象的天文地理知识立体展示出来,球体外形新颖,投影的动态画面直观的展示了地球科学、气候变化、海洋科学等领域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这套装置起初主要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培训,协助科研工作者梳理动态数据、揭示科学规律。慢慢地也以互动展品的形式出现在科技馆展厅中,为了适应科技馆展厅的学习环境,确保观众更加专注于技术展示的科学内容,适当简化操作系统,同时避免堆砌太多内容造成观众的认知超载。确保即使没有工作人员协助的情况下,观众也能够理解地球环境及演化过程。科技馆展厅设计公司哪家好?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常见类型有哪些?  第2张

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类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呈现虚拟化的图像,观众通过感知计算机模拟出的虚拟世界,产生真实视觉和心理感受,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展示空间中引入VR技术,加入游戏环节、情节设计、交互环节往往会收效更佳。纽约科学馆“互联世界”大型沉浸式展览(Connected Worlds),在大厅的墙壁上搭建出200多平方米的互动地板和约12米高的瀑布,创设了丛林、沙漠、湿地、高山峡谷、水库和平原6个相互关联的自然环境,观众进入空间后,虚拟场景的全景图营造出沉浸式学习场景,观众可通过手势来引导水流方向、修筑小水坝、疏浚河道、播种,看到自己的决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因此产生的一系列有趣的连锁反应。展览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塑造情感体验,人脸识别、动作捕捉、体感互动等技术,观众能够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提升趣味性和互动性。鼓励观众思考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认识在一个环境中局部的行动可能会产生全球性的结果。

  增强现实沙盘是近些年在科技馆展厅大受欢迎的展品。通过完善之后的科技馆展厅设计方案,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深度传感器,将虚拟地形信息,包括显示海拔、等高线、等值面、坡度、通视等地理信息,通过投影仪投射在实体沙子之上,将科学知识进行可视化设计,成为情境教学的一部分。例如中国科技馆展厅的遥感地形沙盘展品,通过投影机投射在沙盘上与沙盘中堆砌的实际地形相融合,生动形象的方式介绍了遥感技术获取图像信息的整个工作过程。同时,作为一种游戏化、互动性强的教育工具,还可以进一步结合数字沙盘、开发出具有挑战性的计算机游戏,例如测量温度、水位、运动和风速,操纵风向建立防风带等,相关研究表明:增强现实沙盘可以丰富儿童的游戏和学习,锻炼了儿童的空间思维能力。沙盘的开放性,让儿童能够根据游戏的背景来操作,同时,游戏设计环节给予积极反馈,促进儿童的探索、模型再现、想象力和协作能力。科技馆展厅设计公司哪家好?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常见类型有哪些?  第3张


界面交互类

  在科技馆展厅设计中,交互式触摸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输入方式,观众利用触摸屏能主动搜索数据、图片、视 频、动画等信息,后台系统能够存储多种不同的数 据、方便获取。同时配以开放式的提问,引导观众 从不同维度观察,让观众自己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是科技馆展厅试图突破“炫技”展示多于科普内 容的创新尝试,具有充分挖掘交互式多媒体科普教 育价值的潜力。

  哈佛大学与内布拉斯加州州立大学博物馆、西北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合作开发了生命的进化(Lifeon Earth)展示系统。展品曾在加州科学院展出,整个展品包括3台多点触摸设备:“生命树”设备通过可视化的方式集合了4个在线数据库的大型数据集,观众可以查看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群体”设备是模拟物种形成、种群水平的动态过程,展示生物多样性,观众通过触摸屏可以改变环境,观察物种形成、新物种产生的模拟结果。“建立进化树”设备则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观众可以改变进化树中物种的位置,观察进化树的变化,从中学习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基因”设备是专门为大学本科学生物学入门课程开发的种群遗传学的可视化动态模拟。生物进化理论涉及的知识丰富、复杂,观众很容易被大量的数据和纷繁的表现形式所淹没,容易让观众失去兴趣。展品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界面、循序渐进的介绍,引导观众先关注简单的数据内容,进而探索地球上数千种物种在35亿年生命历程中的关系。

  美国旧金山探索馆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可视化界面和设计创新小组以及微生物海洋学研究和教育中心合作开发的展品“水中微生物”(Living Liquid),是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示内容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达尔文项目(The Darwin Project)的科学研究成果。桌面的触控显示器展示的是世界海洋地图,循环播放的动画展示了近六年间不同浮游生物种群分布的变化。而动画内容基于超级计算机收集到的关于全球浮游生物的海量数据,并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对这些复杂数据进行集中化处理、量化分析、建模分析。这件展品不仅仅是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科研成果,还将探索馆“与现象互动”展品设计理念融入,创造了在简单界面中将可视化与交互相结合的新形式。触摸桌上配备的环状透镜是一个带有特殊传感器的识别装置,当观众移动透镜时,透镜可以展示桌面地图对应位点的浮游生物,而这些生物图像都是基于真实的显微图像和比例绘制的,不同类型的浮游生物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展品无需说明牌和讲解视频,完全通过引导观众通过操作环状透镜,详细查看海洋中不断变化的浮游生物数量、捕食者在海洋中的迁移情况、浮游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通过这样的科技馆展厅设计,可以鼓励观众对不断变化的、具有一定规模、复杂的系统内涵和规律有更深入的理解。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科学,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增强应用的能力。

The End